由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创排演出的原创儿童剧《“谜”人的三星堆》,9月30日晚在南锣剧场首演。作为首部以三星堆文物为主题的儿童剧,该剧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高度还原文物细节的造型和幽默走心的表演,让古蜀文明“走出博物馆”来到观众身边。
该剧由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大麦酷小麦共同出品,三星堆博物馆、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特别支持。以“文物探秘”为核心线索,讲述了热爱三星堆文化的现代小孩夏多多意外与三星堆文物小陶人、小陶猪、青铜面具、青铜大立人等文物成为伙伴,一同探寻文物们身世之谜的故事。为了让抽象的历史文化更加贴近观众,北京儿艺创作团队下足功夫:投影技术让青铜面具纹路随剧情流转;角色造型高度还原文物细节;而高达2.6米、由两位演员共同操作的青铜大立人偶刚一出场就引得台下孩子欢呼;四川民歌与RAP的融合曲风,连家长都忍不住跟着节拍摇摆。谈到创作初衷,导演、编剧王泽表示:“三星堆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伟大奇迹,面对这个还在不断发掘研究的文明,作为艺术创作者的我们不敢妄下结论,希望这部剧带着孩子们与三星堆文化完成一次相隔数千年的了解和对话,让舞台故事与历史灵犀相通。”
据悉,《“谜”人的三星堆》并非北京儿艺首次探索“文博+舞台”模式。据北京儿艺董事长、院长王东介绍:“剧院近年聚焦“用舞台讲中国故事”,此次《“谜”人的三星堆》正是北京儿艺继《甲骨文学校》后推出的又一部“文博系列”儿童剧。 “我们希望让文物‘开口说话’,把博物馆里抽象的文字说明,变成孩子能看懂、能共情的舞台故事。”王东表示,“从甲骨文的奥秘到长安城的繁华,再到如今三星堆的神秘,每一部文博系列剧都在努力搭建‘历史与孩子’之间的桥梁,让孩子在剧场里感受中华文明的温度。”
据悉,作为特别支持方,三星堆博物馆也对该剧提供了从专业考古知识、影像素材到正版文创产品的全方位支持。观众不仅能在剧中看到非常珍贵的考古现场的纪录影像,还能在剧场外买到正版文创产品,把故事和文物从剧中带回家。有观众表示,“这种用故事讲文化的方式比单纯看展更让人对文物印象深刻,未来一定要去博物馆亲眼看看这些文物。”
该剧将从9月30日演至10月19日,随后将展开国内巡演。
摄影/赵若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李涛
小煎猫配资,众和策略,线上股票配资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